广州绿日医药 / 2024.11.17
12条鱼告诉你,如何从根源上防治疾病?
国内大健康数据显示
慢性病已成为威 胁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
治病与调理的区别
假设在一个鱼塘里养了12条鱼
鱼养得好不好是由什么来决定的?
由水质决定的
这个水质决定了鱼儿生存的环境的好坏
为什么检查身体前需要抽血?
血液作为一个流动的物质,走遍身体的每个角落为我们的器官输送营养物质,同时器官代谢的垃圾也会排放到血液中来。
所以我们体内垃圾的指数可以通过验血来求证,以此检验自己的身体是否正常,是否存在外来的病菌。
这也说明我们人体的内环境——血液,就是决定身体是否健康的必要条件,而血液就相当于鱼塘里的水。
如果有一条小鱼生病了,应该怎么办?
办法1: 给鱼撒药
我们为了治这条生病的小鱼,
直接给整个鱼塘撒药,
那其他健康的鱼有什么反应,
是受益还是受伤?
我相信所有人都认为是受伤,同样的道理,
你为了治疗感冒、发烧、咳嗽等症状时,
吃的药物其实也相当于鱼塘上撒药。
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上,已把副作用写的清清楚楚。
比如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加重、会引起嗜睡、恶心、呕
吐等,这种行为其实和往鱼塘里撒药,健康的鱼跟着
受伤没有任何区别,医生也会告诉你这是并发症。
如果长期以往,是不是将会有的鱼翻肚子、
有的鱼死亡,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。
为了给一条鱼治病,而把其他的鱼都伤害了。
办法2: 扔鱼
为什么这个故事叫12条鱼,
而不是叫7条鱼、8条鱼呢?
因为这12条鱼对应的正是我们的:
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、心包、
胆囊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、胃、三焦。
如果把鱼扔掉,相当于把我们的脏器给切除。
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医院做手术切除,把看似无关
紧要的脏器,比如扁桃体、胆囊、子宫、阑尾等。
但是某些重要的器官,比如心脏、肝脏等,
我们能把它们切除吗?显然是不能的。
但有没有思考过,为什么别人不用切,你要切。
鱼养得好不好看水质,庄稼种得好不好看土质。
如果只是单纯地“治鱼”,把坏的鱼扔掉,
水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,
能不能确保不会再有新的鱼生病?
办法3: 换鱼
说白了就是换脏器,花个几十万好不容易
换个肝,换个肾,换个心。但却一般
只能存活5年,为什么会这样?
是因为把健康的鱼放到了被污染得不成样的环境里,
并且还会出现水土不服(排斥反应)。
那么为了帮助这条鱼适应这里的环境,还得在池塘里撒药,
最终药物会影响水里的微生物,引起菌群失调,
从而病菌越来越多,水质越来越差。。。
给鱼治病是治标;改善水质才是治本
尽管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治标,但是对于慢性病而言,治本尤为重
要。任何有经验的治水专家,在处理水污染问题时,第一个就是找到并
切断水污染的源头——比如改善鱼儿的饲料,改善周围的环境,令空气
更干净等。再投放一些可以清洁污渍的药粉,这些药粉通常比较温和,
不会对鱼造成伤害。
很多长期治病的人,大把吃药,经常会说从头到脚哪都难受,可是
调理气血的人却说为了调一个病,没想到其他的病也莫名其妙的消失。
而单纯为了一条鱼而治病,无论治疗的线路再精细,如果没有整体观,
或没有能力把握好全局,往往容易把其他的鱼也弄得倒霉了;而调理气
血为了一条鱼调理整体水质,并且因为水质改善了,其他的鱼也受益了。
水质污染、失调的表现
反复痤疮、湿疹、过敏、荨麻疹,或增生、结节、息肉、包块、肌瘤
等,均是水质污染、失调后,垃圾在水管或水管末端沉积停留的表现,
只是根据其失调及淤堵程度,表现形式不同而已。
其中痤疮、湿疹、过敏、荨麻疹等为血中湿毒、热毒重的表现,但体内
阳气尚能与其相争,并将一部分垃圾通过皮肤排出;增生、结节、息肉、
肿块块、肌瘤则为局部湿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气血循环无法将其代谢
出去,其逐渐在人体形成有形之物。
如果水一开始是没有问题的,
为什么会有一条小鱼生病?
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找出疾病的诱因了,疾病的诱因跟饮食、情志、
心态、行为模式等息息相关,要从因中找因,学会自我察觉自我调整,
掌控气血的循环出入,才能预防及避免以后反复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