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绿日医药 / 2024.12.12
二及:人生的一切皆为元气的变现
二及表达凡人追求健康,养生修行的过程:二为两,及为达,二及表达阴阳平
衡的一种状态,以气论之则为元气,即阴阳混合不二之气,即性命凝结不散之气。
元气亦是古代各大门派的共同目标之一,如儒:存心养性执中贯一,释:明心见性万
法归一,道:修心炼性抱元守一,耶:洗心移性默祷亲一,回:坚心定性清真返一等。
元气——原始物质的含义
元气一词始见于汉代哲学著作《鹖冠子·泰录》:“天地成于元气,万物成于天地”。气
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,称之为浑沌,浑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。《白虎通
义·天地》:“天地者,元气之所生,万物之祖也”。唐颖达在《周易正义》中提出:
“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”。
道家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,斌以其原始物质的含义。诚如老子所言:“有物混成,先
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
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”。
元气为性命凝结不散之气
「元气」的梵文pran,音般那(prana),其义为身体中除掉这个因素是为死亡状态。
《易理阐真》中提出的“先天真一之气”、“谷神”等均与元气同一内涵。“一者,先
天真一之气,即阴阳混合不二之气,即性命凝结不散之气。此气在人身中,四大不着,
无行不到,五行五象,至虚至灵,活活泼泼的,号曰谷神,此神主宰万象,把握阴
阳...”,是为天地之根,众妙之门。上文提到,老子说“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……”,
的确元气的功能很难用言语描述清楚,素朴散人形容元气“圆坨坨、光灼灼、净倮倮、
赤洒洒”,无法用言语尽然,老子的“道”亦与“元气”相当,
故古人云”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。
“人之始生也,父精母血冲和而元气生焉,形质俱焉,神明居焉;人之既生也,阴阳
冲和之气,灌溉五脏,洒沉六腑,荣养百脉。”人之元气主宰人体万象、把握人体阴
阳之机,生理状态下无处不在。人赖此冲和之气所以生长,亦因此气不和而病衰。
人身一切生命现象:十二经循行不息、五脏六腑气化周行、三阴三阳幽显继位、圆运动
之一气周流……皆为元气功能的体现。除了人的生命现象,人生的一切:生活、物质、
精神、事业……亦皆可视为元气的变现。
诚如张至顺老道长说:人生拥有的一切都是拿精气神来换的。正因为元气如此重
要,古人才有“人活一口气”的说法,才有“元气大伤”、“元气少年”、“元气满
满”等说